食品『添加物』是好 還是壞? | 109-08-17 |
![]() ![]() |
食品『添加物』是好 還是壞?
近年食安風暴一波接一波,從塑化劑、人工香精麵包,到工業用塑化劑等事件,鬧得人心惶惶。吃飯皇帝大,吃進肚子裡的食物,怎麼可以輕忽呢。但,有『添加物』就是一件壞事嗎?
本縣銅鑼鄉衛生所利用食品添加物說明指南,提供鄉親能正確了解食品添加物的好壞,所謂食品添加物其定義,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三條,指的是「為食品著色、調味、防腐、漂白、乳化、增加香味、安定品質、促進發酵、增加稠度、強化營養、防止氧化或其他必要目的,加入、接觸於食品之單方或複方物質。」從字面上來看,使用食品添加物,是為了要讓食品在製造、運送或儲存過程中,能夠更好吃、更安全、且不易變質的方法。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幾種:
一、食品製程中的必要元素,像是製作拉麵、油麵使用的鹼水、豆腐使用的硫酸鈣。
二、提升食物的保存性,未經處理的食物久放會導致細菌滋生,腐壞變質。
三、降低製作成本與加工時間,像使用膨脹劑製作麵包,可減少製作上的時間。
四、提高營養價值或減低熱量,像是添加鐵質的飲品,或是零熱量飲料中的阿斯巴甜。
五、增添風味、外觀或香氣,一般常見的色素和味精,都可以讓食物看起來更誘人好吃。
食品專家學者孫寶年教授提醒民眾認清添加物的幾項重點:
一、絕對不能使用工業級添加物。
二、添加物需符合法規標準不能過量。
三、添加物的用途絕對不能誤導消費者。
關於這三項其實食品衛生管理法都有清楚的規範,而食品安全之所以引起風暴,主因多半來自於黑心廠商未合上述三點標準。
身為明智的消費者,請鄉親於購買前多花個三秒鐘仔細觀察包裝並且多問、多想,去蒐集相關資訊,絕對是保護自身安全的第一步。若有食品安全的問題可撥打1919全國食安專線。
最後更新日期:2020-11-05 15:32:18